先锋引领 | 尹国新:做强自身,让客户感受到价值 |
本刊记者-刘萍 自创立至今的50多年间,作为中国服装生产、出口企业的优秀代表,晨风集团在打造自身实力与肩负行业责任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如今,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晨风集团再次展现了中国领先服装制造企业的眼光与魄力。 尹国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大变局,使纺织行业也进入了战略重构和创新蜕变的新发展阶段。今年又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布局之年,中国服装企业该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变局?晨风集团,作为中国服装生产、出口企业的优秀代表,有着基于实力与信心的坚定。 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67年,是国际可持续服装联盟(SAC)成员。从生产加工丝绸服装起步,晨风集团就坚持“企业集团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专注服装行业,现已拥有金坛、昆山、宿迁、泗洪、泗阳五大服装生产基地,常熟、宿迁两大麻、棉类纺织生产基地,西文、社头两大辅料生产工厂,实现了除正装西服以外的服装品类全覆盖。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近年来,晨风持续在布局生产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晨风的产业链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客户需求,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作为掌舵人, 一是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品类纺织服装产业链。 自2012年起,晨风就开始从面料生产、辅料生产和服装生产这三个环节,进行新的、全产业链布局。 到目前为止,整个公司共有12家工厂,其中8家缝制工厂、2家面料工厂和2家辅料工厂,以及2个服装开发中心、1个面料开发中心和1个辅料开发中心,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打样等工作。 尹国新介绍说,8家服装工厂中,2家是全品类工厂,6家是有针对性的生产工厂,可以实现除皮草和男正装西服(职业装)之外的全品类生产。目前日产量为25万件左右,目标是尽快实现日产量38万件的能力。 2家麻类和棉类面料工厂,主要是配合客户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实现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生产。 2家辅料工厂,主要生产织唛、印唛、RFID及包装类产品以及电脑绣花、绗棉、压褶、压印等二次加工的环节。目前除了纽扣和拉链,其他辅料基本上都实现了自主生产。 二是开展实习(实践)培训。 作为公益项目,晨风2016年与北京服装学院和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分别成立了实践学院和实践基地。前五年的预算是1亿元,主要用于学生实习,独立设计师工作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目前在平台上有22个独立设计师。 尹国新介绍说,晨风在向这些青年设计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打样、生产、面辅料供应并进行产品的推广销售。这个平台已培养出很多优秀设计师。如去年与H&M推出合作款的陈安琪,她曾在平台上工作三年半,现在已经成熟并成功独立运作。此外还有陈鹏、王逢陈、CJ Yao等,都是第一批入驻平台的设计师,目前发展很好。 尹国新认为,中国的未来如果要实现从纺织服装产业到时尚产业的跨越,设计师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实践项目的运作,对学校课程进行一些改进,如与北京服装学院成立的实践学院,目的就是希望从产业链角度,参与和帮助学生的学习。 三是成立中国服装优秀制造商联盟。 晨风与中国服装协会成立了优质服装制造商联盟,于2019年3月正式开园,目前共有成员170多家,汇集了中国优秀的纺织服装生产商。晨风希望行业内的企业、生产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更好对接供应商和采购商的需求,通过平台实现行业资讯的流通和资源的有效互补。 四是品牌孵化。 晨风目前拥有三个自有品牌。第一个是和吕燕合作的轻奢品牌Comme Moi,凭借国际超模吕燕的影响力和优质的产品,品牌近几年在业内取得不俗的业绩,发展势头非常好; 第二个是Blink Gallery设计师集成店,结合独立设计师平台,为创业初期的设计师进行推广和销售; 第三个品牌是柏明(blooming),也是利用独立设计师平台,提供高性价比、有高级感的大众产品。依据此定位,向平台独立设计师购买设计款并进行销售分成,从而向初创业的设计师提供收入上的支持。以此方式,结合晨风的品牌影响力对独立设计师进行培养和扶持。 “我一直认为,纺织工业不是夕阳产业,只要人们有穿衣需求,那我们的产品就会有市场。对于未来,我仍然会坚守在纺织服装业,正如我们现在在做或已经完成的布局,晨风将会继续秉承‘坚守+创新’的发展道路,朝着‘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而努力。”尹国新说。 尹国新扎根行业近四十年,感情深厚。他说服装制造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单纯依靠工人手工生产的产业。甚至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风头盛行,让传统的服装工业只能“靠边站”。“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纺织工业的智能化、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工厂已从最初的贴牌加工向设计研发过渡,纺织业仍然是发展最为稳健的产业。” 在纺织强国建设过程中,在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人才、时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晨风集团都做了很多的尝试与突破。比如,晨风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在尹国新看来,从服装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到为员工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和投身社会慈善等方面,都可以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晨风一直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许多企业将员工视作运营成本,而忽略了员工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晨风则是努力为员工创造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考虑员工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在每个厂区设立工会和员工代表大会,为每位员工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节能环保方面,晨风工厂均安装使用屋顶太阳能,除供给自身使用外,多余清洁电能输送至国家电网;工厂积极践行ZDHC检测项目,规范管理化学品,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并且实现工厂内部废水循环使用,减少排放。 在社会公益方面,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地方慈善基金会,为社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扶持优秀独立设计师,为行业发展蓄积坚实后备力量;积极推动行业交流,与中国服装协会成立优秀供应商联盟,打造沟通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引导重点价值链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低碳创新活动,晨风集团于2019年8月加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发起的“时尚气候创新2030行动”,启动“气候领导力项目”。晨风集团成为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的首家中国制造企业,提出2025年实现企业“碳中和”、2030年实现产品零碳化的目标,以切实行动推动时尚产业开展气候行动向低碳转型。 2020年9月,中国首个《可持续时尚践行者名录》正式发布,由业内三大权威机构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WWD China联合12位专业评委共同评选裁定,最终,17家在绿色制造、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员工福祉、公众教育、负责任投资、循环经济等可持续时尚维度取得卓越成绩的企业摘得9大奖项。晨风最终获评“2020可持续时尚践行者”最高奖项。 2020年10月,晨风又获得了绿毯时尚(GREEN CARPET FASHION AWARDS)“可持续生产奖”。 智能制造方面,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晨风在发展前期就积极规划建设晨风集团智能工厂,围绕“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支撑安全环保、固化卓越基因”等核心发展理念,于2017年对传统型生产车间进行转型升级再改造,力求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突破。车间引进千余台(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全线构建智能吊挂流水系统,有效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不断提升工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晨风还在规划建设电商智能配送中心,服务于晨风及客户品牌销售。智能配送中心的建成,将实现制造业中间投入成本有效降低、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大幅增加。 在尹国新看来,近年来,全球服装供应链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前几年东南亚供应链的发展,到去年的中美经贸摩擦,再叠加今年的疫情,企业面临的压力空前加大。从生产型企业的角度来看,尹国新认为,此次危机主要会带来以下几点变化。 一是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 今年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实体店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同时,许多品牌从今年开始不断探索尝试线上销售模式,各类网上应用程序的上线、去年爆发的网络直播购物热潮,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简单便利地购买心仪好物。线上销售,甚至成为许多品牌营业额的主要来源。 二是品牌商采购行为的变化。 疫情爆发初期,从原材料供应到成衣生产的最终环节,以及物流运输等,都给采购商带来很多难题。品牌商将针对国内的采购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如今订单又有回流现象,疫情带来的许多变化后期还需观察。 与此同时,政府、协会、各行业间积极推动新的采购形式,如举办云展会、云走秀,数字化的线上展示,成为疫情时期国内外品牌商与供应商的有效沟通媒介。 三是贸易规则和贸易方式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态势,国际关系也变幻莫测,需求不振或将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会给国际贸易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诸多外贸出口企业纷纷回归国内市场。国内外贸易市场份额的划分,最终将呈现何种态势,目前并不明朗。 就行业未来发展而言,在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下,应该怎么做?尹国新说:“我个人的想法,还是要做好自己,做强自己,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价值,当客户有需求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进行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只有培育企业的贸易应变能力,才能在时刻变化的贸易市场中站稳脚跟。” 几十年专注服装业,尹国新初心不改。在湿地环绕、绿树掩映、群鸟栖息的花园工厂,晨风,从一根纱线到一件衬衫的诞生,孜孜以求,展现中国制造的极致之美……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