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引领 | 林平:明确企业使命,展望丝绸未来 |
本刊记者-张尚南 没有什么成果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每一个成果的取得折射出的是企业带头人苦心孤诣的心路历程。对于在丝绸行业从业40余年的达利丝绸董事长林平而言,让他带领达利丝绸走上巅峰的是对宣传中国丝绸文化、壮大中国丝绸产业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林平 “很有幸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一位的行业,纺织人一直有‘衣被天下’的梦想,纺织行业更是时尚的发源地,‘衣冠楚楚’的纺织产品是美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对记者说,“我们从事丝绸行业40多年,始终不忘以‘弘扬丝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使命,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带领公司遵循着‘文化、科技、时尚、绿色’的发展策略,不断开拓创新,一路向前。” 达利丝绸作为丝绸行业的翘楚,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01 跟随时代步伐,开发特色产品 “十三五”期间,国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得益于外部良好的营商环境,达利丝绸也由一家传统的丝绸厂成功转型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丝绸协会认定的首批使用“高档丝绸”标志的企业,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和“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中心”称号。 当然,这些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从事实业的人都深有体会,企业的发展过程折射出的是企业带头人苦心孤诣的心路历程。“在企业发展早期,我们就将产品质量作为重点工作,通过推行全员质量管理,将‘达利发’牌真丝面料打造成行业的金字招牌,先后获得了市长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林平回忆说。 然而,随着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产品质量只是顾客的基本需求,要想赢得更大市场,就需要满足客户需求金字塔塔尖上的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纺织工业在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新坐标。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换,纺织行业发展需要在供需之间结构不平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收益不平衡,创新应用、产业融合、环境建设不充分等新矛盾中,寻找新平衡。要在开启建设世界纺织强国新纪元中,推进行业质量、效率与动力变革。 丝绸行业是民生产业,更是时尚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公司创造了绝佳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给古老的丝绸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引领世界丝绸潮流。因此我将‘文化、科技、时尚、绿色’八字方针作为公司发展理念,希望公司以中国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为养分,同时把握流行趋势,开发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品牌特征的新产品,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达民族自信。”林平说。 02 “文化、科技、时尚、绿色”,践行公司八字方针 文化是产品的灵魂,是设计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管理的法宝。“我们以丝绸文化为主题,创造性地开发了‘丝绸世界’文化旅游项目,被国家旅游总局评定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国家AAAA景区和‘浙江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林平介绍说。 在绿色发展方面,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屋顶换能”。在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5幢厂房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这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大的单体屋面光伏面板。整个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3.5兆瓦,2017年成功并网运行,不仅承担了全公司的生产、生活用电,盈余的1.5兆瓦光伏电能还可供给国家电网,其节能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二是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十三五”期间公司在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后,使处理后纳管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新增加2台4吨燃气锅炉,淘汰了现有从煤到生物质燃料的锅炉,获得了“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绍兴市绿色工厂”等称号,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大力表扬。 三是热能回收,节约能源。例如,公司用倍捻机发热产生的热能加热冷水或晾干浸泡丝。 “目前,中国纺织业处于中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又受到用工难、能耗高、利润率低以及设备老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通过智能化改造来实现纺织生产的全面升级、实现‘中国智造’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林平对记者说。 在智能制造方面,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达利丝绸首先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倍捻机进行改造。对倍捻这一关键工序进行智能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使设备、管理、工人等各方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减少用工数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并保证全流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连续性。 达利丝绸还首创了丝绸行业第一个智能数字化生产线,对丝绸生产的重要关键工序进行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与管理的快速反应,单台设备效率由75%提升至98%以上,减少用工70%,年节约用电35%,并实现了夜间无人黑灯车间,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的标杆。“目前公司正在逐步推进络并信息化收集改造、前准备工序浸泡信息化、精练ERP系统等,这些项目一个个完成后,我可以自豪地说,达利丝绸将率先完成丝绸行业的智能制造。”林平表示。 03 面对疫情,迅速反应转危为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企业的发展乃至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今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使防疫形势十分严峻,而口罩则成为了当时紧缺而又珍贵的重要防疫物资。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担当,用爱心支持疫情防控。先后紧急驰援武汉纺织大学、新疆阿勒泰地区和新昌县人民政府等共计5万余只丝绸口罩。同时,又临危受命,成为省级重点转产生产口罩企业。“最终,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为防控疫情提供了3000余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圆满完成了任务。”林平说。特殊时期,达利丝绸为支持国家抗疫、复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对今年的疫情突发情况,我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迅速转型,立即行动,抓住机会转危为机。同时,为了应对新形势,我提出‘以功能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再造,以质效为核心的生产流程再造,以价值为核心的销售渠道再造,以绩效为核心的内部考核体系再造’。通过这四个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将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林平说,“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这次疫情期间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举步维艰。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要具有高瞻远瞩的规划,遇到新问题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勇敢面对挑战,转危为机。” “十四五”的新定位对纺织行业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对达利丝绸而言是利好消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更加注重丝绸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践行‘做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创有价值的优质产品,塑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这一企业文化。同时,我们将以四个流程再造为切入点,加大智能化改造,形成全流程的智能化;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公司作为丝绸产品开发基地、全国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等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推出新产品。”展望未来,林平道出了达利丝绸的规划。 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螺旋型向上的。达利丝绸作为丝绸行业的翘楚,在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智能化技术改造等方面,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面对未来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作为制造业者,要始终秉持工匠精神,在自己的细分行业、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产品做到极致。”林平表示,达利丝绸将以“千丝万缕,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以“一根丝、一匹绸、一群人、一个梦、一条心、一辈子、一起拼、一起赢”的理念将大家团结在一起,成为丝绸追梦人。 林平最后表示:“我们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不辞劳苦的开发者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样才有继续开发好产品的动力。同时,我们要鼓励创新,鼓励技术进步,营造更好企业环境,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力争成为行业内的领航灯塔。最后,希望在新的五年规划中,我们所有纺织人、纺织企业能与行业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环境,共赢未来!”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