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数据创历史新高,消费全线飘红 |
音乐节人潮涌动、外贸优品带动生活消费、“奔县”游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个“五一”小长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7亿人次(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全国人民的出游、消费热情,带动了餐饮、服装、住宿、商圈消费全线飘红。
![]() 图源:新华社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五一”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线下到店消费力强劲,大众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购物需求愈加多元,住宿、家庭餐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成,酒店景区套餐团购订单量增长了116%,服饰类连锁商家团购到店核销量增长462%。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期间,服饰类实体商家迎来了线下客流高峰,抖音生活服务里的全国连锁品牌服饰鞋帽商家核销订单量同比增长462%。
与此同时,各个省市公布的消费数据同样十分亮眼。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广州全市共接待游客近1190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超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4.2%;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假期本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53.4亿元,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8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3%。
“文旅+”加出新玩法
五一小长假,文旅消费场景丰富多彩、创意无限。“文旅+”加出新玩法,升维的是体验,也是文旅发展之路。
在四川成都,艺术展览、演唱会经济成为文旅新引擎,成都市美术馆日均客流1.5万,文创销量增长10%,洛带古镇“周艺文个展”带动商圈消费增长20%。
5月3日至4日,陶喆演唱会两场演出门票早早售罄,单场超3.3万名观众涌入场馆,拉开了龙泉驿区“五一演艺经济”的序幕。据龙泉驿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统计,跨城观众占比高达70%,带动周边商圈消费环比增长约30%,部分酒店入住率达90%。
而成都市美术馆的文创商店中,熊猫主题笔记本、书法丝巾、联名咖啡等热销,五一前三天文创销量同比增长10%,累计销售突破4000件。美术馆联动周边业态,游客在观展后常会前往天府艺术公园的“橘子海日落”打卡,或光顾文创市集,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
在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水上乐园三大世界级设备全国首秀,夜间园区上演“水上超级电音派对”,广州塔举办多场非遗活动;融创乐园推出“泼水狂欢节·梦幻烟花秀”主题系列活动。
![]() 广州各区乡村游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活动,打造文旅体融合新场景。如番禺区宝墨园在荔景湖搭起水上舞台,莲花山旅游区上演山水实景舞剧;从化区越秀·田园牧歌度假区举办“甜园奇遇季”,北纬23°8′森林营地等成为火爆网红打卡点。
外贸优品带动生活消费
这个小长假,上海掀起了市民疯狂“捡漏”出口转内销商品的热潮。在第一食品商店、环球港、永辉超市等场所,到处都能看到优选好品。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刚装修好的“思乐得”专柜上摆着近30种产品,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外贸商品;五一”小长假前开幕的上海环球港出口商品展销会,为了让更多外贸商品入驻,从最初的花车变成了现在的货架,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了。
![]() 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品质又好又便宜,有不少消费者是抱着买到高质量产品和支持中国企业渡过难关的“双赢”想法前来选购。家住普陀区的梁阿姨连续两天来到环球港,“昨天我看中一双鞋子,但是断码了,说好了今天调货过来。”
![]() 值得一提的是,外贸产品的高颜值、高品质成为吸引消费者“买单”的关键。不少企业表示,他们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标准都是国际一流水平,为开拓开销市场,他们还特意对产品进行了改良。
“小城”也有浪漫假期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更有性价比。假期首日,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成。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五一”期间县域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增速快于全国大盘。
抖音数据则显示“五一”假期,安徽铜陵、江西宜春、内蒙古通辽、海南陵水等地的住宿餐饮抖音团购订单量增速显著。
当下,游客消费越来越理性,更青睐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的旅游体验。越来越多人选择放弃传统热门旅游城市,转而去小城感受诗与远方,这既体现出游客消费观念转变,也是县域旅游升级的缩影。同时县域旅游不仅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还能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非遗体验、地方美食等的个性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等曾是制约县域旅游发展的瓶颈。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以及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加持,县域承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得以明显提升,从而实现了从“客流”到“留客”的转变。
部分信息来源:新华社、上观新闻、上游新闻、羊城派、三里河、北青网等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