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的制造业都有自己出色的一个方面。”在研究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特点后,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卢晓博士发现了一个特点: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推当地制造业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某些知名企业、品牌的产品进行国际化宣传,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产品,确立该国某一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进而带动该国整个行业平均线以下的企业走国际化路线,在国际上获得影响力。
转变从专心做产品开始
“在全世界人民的心里,‘中国制造’并没有什么太具象的代表性品牌,人们一提到‘中国制造’往往会和‘廉价’二字联系起来。因为中国制造的东西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卢晓说,“当你没有品牌的时候,来推‘某地制造’就显得不太现实。世界对中国制造不感兴趣,但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这已经成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和有关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未来10年,中国的零售消费市场将有一倍的增长。卢晓认为,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如果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那么未来的困难将更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做出具有吸引力、具有灵魂的产品。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需求出发,打造中国制造的精品品牌。
按照卢晓的理解,制造业大国的衡量标准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没有建立起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是否做到了产品的全球化?否则单凭产能计算的制造大国毫无参考价值。
遗憾的是,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当中,满足上述条件的中国品牌数量是零。这一现状让卢晓感到不安。今年,他通过美国的一个专业调研公司进行了一项独立调研,结果显示,94%的美国民众说不出任何一个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中国品牌,仅有6%的受访者能说出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能说出5个以上中国品牌的受访者人数为零。
和这一调查结果迥然不同的现实是,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当中,美国有53个,德国有9个,日本、法国分别有7个,而这些国家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制造大国。
在看到了与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之间的差距后,卢晓建议,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必须走到产业链的最顶端来,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路在于以品牌制造代替原产地制造。“在目前原产地制造的概念下,一个产地往往有成百上千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和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对每一家企业而言,只需要专心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即可。所以,中国在树立某某地制造的效应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的产品口碑树立起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打造中国制造的精品品牌。”
五大要素打造中国精品
在卢晓看来,打造中国精品的品牌要有5个最核心的要素。
第一,中国企业应该扎根中国文化。按照卢晓的理解,扎根中国文化的内涵是指,产品要从各方面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东西一定是中国的,但并不等于是古代的,而应该是属于现代的。在这种时候,你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才有可能做成精品。”卢晓认为,好的产品有两层意思,首先是能够引领消费潮流,感染消费者,让其有所认知;其次才是落实产品的质量。
第二,对企业而言,实现上述两点必须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做自己的产品,要用顶级工艺水平做精品。“所谓的顶级工艺水平,就是在全球供应商体系中,只有5%能够实现的水平。如果你做的产品没有进入这个序列,再好的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都无法支撑。”
第三,要有对品牌价值观产生强烈认同的市场。卢晓表示,这一点是中国企业真正的优势和强项所在。“我们身在中国市场,立足于中国市场,充分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企业从中国人认同的品牌价值观出发,更有把握赢得全球最大的市场。”
第四,品牌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由具备国际水准的专业化团队来跟进。按照卢晓的理解,这样的团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设计人才,另一部分是管理团队。
第五,中国精品的品牌必须走国际化道路。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国际化竞争,全球知名企业已经把店开到了中国人的家门口,我们的企业也应该建立起稳固的、抗打击的、有扩展性的商业模式,并且以品牌为核心在市场上迅速扩展。
卢晓认为,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中国品牌的当务之急是放弃现行的“跟随者战略”,转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及理念创新者。让人庆幸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品牌的问题,他们知道必须把品牌最核心的东西抓住,否则,在竞争中是不可能有胜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