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走过七十载峥嵘岁月,踏上一百年崭新征程!东华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
文章来源: 2021-10-19


  日月梭七秩,锦绣绘新篇。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东华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当日,庆祝东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隆重举行。海内外嘉宾、东华大学校友和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贺东华70华诞。

庆祝大会现场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关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原副会长许坤元,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林乃基,教育部党组第八巡视组组长高文兵,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姚海,松江区区委书记程向民,长宁区区委书记王岚,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天津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夏长亮,中国科学院李大潜院士、郭柏灵院士、褚君浩院士、江松院士、叶向东院士、朱美芳院士,中国工程院周翔院士、张联盟院士,全国妇联原副主席谭茀芸,中国纺织工人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等领导、嘉宾以及教育部、上海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兄弟院校代表,企事业合作单位代表,东华大学海内外各界校友代表以及丁证青、徐明稚、朱绍中等学校老领导,老同志,现任校领导、师生代表等出席大会。

护旗手入场

  大会伊始,进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担任护旗手的六人,有在东华大学求学从教近四十载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纺织学院教授郁崇文;有辛勤耕耘在科研一线的上海市第十一届巾帼创新新秀奖获得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东华大学特聘研究员储玲玲;有创新创业校友代表、漏洞银行创始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工匠”、计算机学院2010届校友罗清篮;还有曾获得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冠军的东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男子足球队队长袁潇;以及求学期间携笔从戎,荣立个人三等功的管理学院2020届校友殷媛媛和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的纺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周稚荃。

  肩负使命:

  期许未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翁铁慧讲话

  翁铁慧在大会上讲话。她代表教育部向东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她指出,自建校以来,东华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同行,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承担“双一流”建设重任的高校,希望东华大学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擦亮底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守本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彰显特色,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加自觉地把学校改革发展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战略定力,在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以富有特色的突出业绩和贡献,织就绚丽多彩的华美画卷。

陈群讲话

  陈群代表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东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他讲到,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东华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已成为上海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上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期待东华大学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立足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学校事业创新发展,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发展新局面,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

孙瑞哲讲话

  孙瑞哲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和以纺织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70年来,东华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以人为本的育人之路;始终将引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始终将实业报国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科教兴产的报国之路,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东华大学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希望学校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建设纺织特色一流大学,以学科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人才与成果的高质量供给,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以昂扬的姿态,在纺织强国建设新篇章中续写新的辉煌。

  锚定航向: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俞建勇讲话

  俞建勇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学校70年的办学历史。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织入学校事业发展蓝图,谱写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华彩乐章。

  面向未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俞建勇强调,学校将擦亮大学“底色”,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强学科“特色”,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巩固提升纺织、材料、设计等优势特色学科,推动更多学科进入前沿、争创一流;增添人才“亮色”,努力培养造就与未来学科发展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以优秀大学文化引领人才发展,以人才发展孕育优秀大学文化;坚守育人“本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发展“成色”,弘扬奋进文化,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推动者。

  俞建勇最后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东华人将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接续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携手前行:

  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林忠钦作为兄弟高校代表致辞

  林忠钦作为兄弟高校代表发言。他讲到,七十年的东华校史,记载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事业的风雨沧桑,铭刻着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不凡历程。七十年来东华大学秉承“崇德博学 砺志尚实”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创造了诸多对接国家战略、助推行业发展的科研成果,为促进中国由世界纺织大国向世界纺织强国迈进作出了卓越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华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材料、化工等很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共同为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展望未来,希望两校友谊长存、携手并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77所兄弟院校发来贺信。爱丁堡大学校长马斐森,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张万欣等境内外高校校长、校友以及关心和支持东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发来视频祝贺。

赠送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赠送仪式,杜钰洲、王天凯、许坤元、林乃基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东华大学赠送题有“七十载东华纺大华纺桃李天下,展未来科技时尚绿色荣耀华夏”的挂毯,以表达校庆祝贺。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奋进,共同续写东华锦绣华章

黄宝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东华大学1960级校友黄宝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东华大学的求学经历,感谢母校的培养。她说,“在这里,我们获得了立身的真知,掌握了搏击的本领,放飞了收获的希望;我们感受了肩负的重任,锻造了不屈的人格,汲取了前进的力量;我们夯实了根基,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开始成就更大的辉煌。”她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发扬“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精神,用更加突出的表现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母校增辉,为母校添彩,祝愿母校七十校庆开新局。

覃小红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覃小红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从2001年五十周年校庆时入校求学、后留校任教至今,覃小红老师来到东华大学已经二十年。她感慨道,“这里有德高望重、言传身教的好老师,有敏而好学、德才兼备的好学生,还有世界领先、行业顶尖的一流纺织学科,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环境……我将继续发扬‘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精神,为东华再创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学生为母校献词

  70名东华学子代表在校生为母校70华诞献词。深情回顾了一代代东华人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在变革图强中奋楫中流,“神舟”“天宫”“北斗”“嫦娥”……一大批国家重大战略凝结着东华人的智慧结晶;助力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东华设计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东华人齐心协力为国家筑牢抗疫防线,报国使命早已浸入东华人的血脉。“我们将传承东华人的荣光与梦想、使命和担当,续写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新华章!”

  大会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学习强国,以及学校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媒体平台全球同步直播,海内外东华校友以及关心东华发展的各界人士,线上线下同祝东华明天更美好。


在东华大学70周年校庆上的致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1年10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天高云阔处,橙黄橘绿时。很高兴在金秋时节回到母校,庆祝东华大学建校7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东华大学表示祝贺!向为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崇高敬意!

  东华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是新世纪以纺织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钟古今锦绣之技艺,汲中外文明之学养,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从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到东华大学,70年办学,作育行业英才,输送创新成果,矢志纺织事业,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东华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在纺织强国建设新篇章中续写新的辉煌。

  东华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以人为本的育人之路。面向时代需要、市场需要,培育科技创新领军者、企业实践引领者、政府行业管理者,为行业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是行业科技、设计、管理人才的摇篮。

  东华大学始终将引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顺应科技大势、世界潮流,推进理论创新、应用创新,支撑行业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是行业众多创新成果的摇篮。

  东华大学始终将实业报国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科教兴产的报国之路。坚定教育初心、党的领导,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人民期盼、行业强盛紧密相连,推动纺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是行业丰富创新实践的摇篮。

  七十年薪火相传,孜孜以求;七十年春风化雨,桃李满园。纺织是东华大学的根基与底色,今天之东华大学,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纺织的学术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与纺织紧密相关。

  从历史纵深看,纺织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永恒产业、支柱产业。工业革命发端于纺织,世界强国起始于纺织,时尚之都有赖于纺织,这是历史与现实的昭示;经济起步源于纺织,小康实现因为纺织,共同富裕依靠纺织,这是实践与探索的印证。

  从经济形态看,纺织行业是科技时尚绿色的现代产业、未来产业。行业融合制造经济、服务经济,集成科技创新、设计创意,是国内市场、国际循环的关键产业节点,是两化融合、产融合作的重要实体力量。万物可织,可织万物,行业与价值同行、与美好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当前,中国已经一骑绝尘地进入世界纺织强国行列。中国纺织工业已确立2035年远景目标: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最高学府,东华大学在形成行业全球引领力和话语权上肩负重要使命。

  希望东华大学以建校70周年为起点,加快建设纺织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学科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人才与成果的高质量供给,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七十载峥嵘岁月,华纺、纺大、东华一脉相承,桃李天下;

  一百年崭新征程,科技、时尚、绿色交织融合,锦绣中华。

  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中,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强国建设进程中,东华大学一定能达到新的高度、取得更大成就。面向未来、相信未来,祝福未来!

  祝东华大学明天更美好!祝中国纺织的明天更美好!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