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12-16


  本刊记者-吕杨 

  12月12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指导,安徽省制衣生产行业协会主办,安徽缝制设备协会、安徽时尚街区、繁昌县孙村镇人民政府、中纺商联(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展会得到了上海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服饰创意协会、江苏省服装协会、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杭派女装商会、安徽省青年模特协会、安徽省羽绒皮草行业协会等地方商协会的大力支持。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高屋建瓴谋划发展新格局

  为加快构建安徽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在本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期间,举行了2020安徽服装产业发展大会暨长三角一体化纺织服装高峰论坛。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纺联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建华,中纺联信息化部副主任、中纺网络信息公司副总经理张希成,中纺联流通分会秘书长王水元,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处长刘金岭,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副处长程效春,安徽省社管局处长夏慧芬,安徽省工商联外联处处长陈有为,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严立鸣,合肥市瑶海区副区长钟仁勤,安徽省望江县副县长徐四新,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书记刘斌,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会长赵国伟,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洁庚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纺织服装商协会负责人,纺织服装企业、品牌代表、专业采购商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参观了展会。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中纺联流通分会会长助理、安徽省制衣行业协会顾问叶梁主持了本次论坛。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夏令敏在题为“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工程院2019年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有5类,分别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除个别指标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外,我国纺织行业绝大多数指标已接近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如:成本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外市场需求乏力,国内行业投资压力较大,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影响逐步显现。他认为,对企业而言,应对中美贸易战,应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最主要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关注国内市场,把国内市场做好;出口市场要多元化布局,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关注海外投资布局,但务必控制风险。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不确定性和持续性是其显著特点,企业要有长期应对的准备。

  对于安徽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他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需要先行。这其中主要包括,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集聚;努力营造重商爱商安商的投资兴业的良好氛围;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开创协作共赢的局面;构建智慧化时代长三角时尚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世界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蒋衡杰在演讲时表示,面对当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以转型升级来积极应对,以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此外,安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向科技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才能让服装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刘金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安徽省的纺织服装产业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全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背景下,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是安徽纺织服装行业紧密联系、合作交流的有效形式,而且是安徽纺织服装行业谋求创新、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展示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他还表示,接下来,安徽省将积极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紧抓行业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塑造安徽纺织服装品牌新形象。同时,立足产业优势,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此外,还要助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赵国伟也表示,安徽省制衣生产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切实履行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职责,成功举办了2018、2019两届安徽服装产业发展大会、安徽服装行业资源对接会,举办了“改革开放40年安徽服装风云榜发布”活动;2019年举办的“安徽服装企业万里行”活动,已经走进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产业发达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和对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次展会的举办,就是要集合多方资源,为加快构建安徽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安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据了解,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5年,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苏浙皖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要围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的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在大会的论坛环节,在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建华的主持下,上海市服装行业协会监事长朱晋陆、江苏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月兰、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茉莉、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副区长钟仁勤、安徽省繁昌县经开区孙村园区副主任刘小青、常熟市安徽商会会长程明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会上,还举行了安徽省制衣协会届中增选理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的授牌仪式。

  全方位展示安徽纺织服装

  安徽省地处中国中部经济区,有深厚的纺织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了安庆、芜湖、六安、阜阳、宿州、宣城、望江、繁昌、岳西、宿松、南陵、五河、泗县长沟镇等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举办本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中西部产业优势的重大举措。此外,展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降低安徽纺织服装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行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安徽纺织服装业企业总数为1.4万余家,其中纺织企业4448家、服装服饰企业9750家,规模以上企业1828家;2018年,全省纺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总产值1884亿元。但就目前而言,安徽纺织服装业亟待做大做强,不仅要增加产业规模,更要突出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培育众多纺织服装品牌。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据展会主办方安徽省制衣生产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洁庚介绍,本届展会设安徽纺织服装成就展区,服装、家纺成品展区,面料、辅料、纱线展区,缝制设备、印染设备、鞋帽设备及材料展区,纺织服装(城)商业地产展区共五大展区。参展商数量达200多家,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产品及品牌涵盖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前来参观洽谈的专业采购商预计将超过20000人次。展会旨在打造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纺织服装第一专业展会。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几年占我国纺织产业规模85%的东部沿海地区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不断弱化。此前,国务院和工信部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产业转移工作,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随着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速度的加快,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国服装纺织产业转移的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安徽更是其中的重要省份。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地处江浙沪沿海传统纺织基地与中西部战略转移基地的纽带,物流运输便利、辐射范围广,纺织产业基础好,便于承接江浙沪地区纺织服装制造业。安徽现有机场5个,高速公路4500公里,高铁1400多公里。合肥市规划8条地铁线,距离南京1小时,距离杭州2小时,距离上海2小时,距离武汉2小时,距离南昌4 小时,距离郑州4小时,已跃居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位于中部地区的商贸核心城市。

  参加本次博览会的安徽时尚街区在省会合肥火车站商圈,安徽时尚街区聚集了安徽白马服装城一、二、三期和安徽万商白马服装市场、安徽九龙珠儿童城、新鸿安商城、四季青服装市场、安徽皮具市场、宝业家纺广场、中绿广场内衣城、中绿广场商贸城等十多个单体专业市场以及安徽大市场、五洲商城等综合性市场。总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经营商铺5500个,从业人员3万余人,拉动配套加工、交通物流、餐饮服务等就业人员近10万余人,2018年市场成交额达300多亿元。未来5年,安徽时尚街区将紧紧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合肥建设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发展机遇,以产业为基础、以专业为核心、以时尚为灵魂,构建“东区西区均衡发展、批发零售各成体系、市场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充分满足新消费新需求”的发展新格局,形成“一街、一核、两区、两配套”的立体商业生态体系,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街区。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盛装参展的时尚小镇——繁昌县孙村镇积极推进产业提升,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把培育特色产业放在摆上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服装产业集中区的基础上,抢抓金融危机倒逼下产业西进,安徽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做好产业发展的延伸化、集群化、规模化,积极做到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被评为“全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安徽服装第一镇”。到2019年4月,全镇服装及配套类企业2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家,年加工生产服装1.3亿件,实现产值40亿元,服装产业直接从业人员两万余人,已形成集纺织、染整、水洗、印绣花、制线、成衣加工、包装和物流等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链,华阳服装“SUNUS”、瑞得服饰“瑞兰得”、依雨娇、栖凤阁、香蕊依人、摩奥、小飞鱼等服装品牌初见成效,逐步形成“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栖凤阁”已成为淘宝汉服第一品牌。

  以雄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和四通八达的渠道为依托,以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为平台,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安徽的纺织服装业将通过引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引进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江浙沪地区的纺织产业技术和产业人才,提升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推进产业技术升级,进一步推动安徽纺织服装业做强自有品牌、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产业知名度,加快构建安徽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

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纺织头条|安徽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新型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体系!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