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改革“新型纺纱技术”课程,做到学以致用 |
宁翠娟/文 项目名称: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完成人:叶静、何建新、任家智、喻红芹、李雪月、朱正锋、宗亚宁、邱万福 完成单位:中原工学院 所获奖项:“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由于企业体制转变、产业转移等因素,纺织院校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并且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达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导致目前纺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三大困境。一是花费大量社会资源培养出的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要么难就业,要么转行;二是以工程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代表的中高端人才短缺;三是学校知识更新的速度与行业变化的节奏之间失衡。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及相关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该校针对“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与时俱进,接触到最新的纺纱技术,还激发了学生对纱线的创新力,做到了学以致用,其成果“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荣获“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从一门课程开启教学改革 “在众多的纺织相关院校里,动手能力强是中原工学院的特色。学校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早年间的校办工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纺织人才。深受前辈们的熏陶,我们团队紧抓学校特色,对‘新型纺纱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学生既掌握纺纱基本理论,又会纱线设计和工艺上车实践,还能对纱线进行二次开发。这样一来,人才培养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原工学院教授叶静说道。
据了解,“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始于2012年,该教学团队分析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对“新型纺纱技术”的课程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创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与实践。 该课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纺纱课程体系。采用纵向螺旋型架构,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同时将课程内容延伸到多个学期,让学生逐步深入。在基础理论方面,对课程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增加了非棉类纤维转杯纺纱、复合纺纱、花式纺纱等内容,注重与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交叉等,使课程具有技术信息量大、新知识点多的特点。 同时,该课程重视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开展了从大二进实验室、大三进行创新学分培养到大四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从现场认知纺纱设备、课堂理论教学、新型纱线设计、上机试纺、校外实习基地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到毕业设计的渐进式训练模式,并在相关环节中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增加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采用“渐进式”和“项目式”相融合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兼具工程实践能力和纱线创新设计能力。
叶静补充道:“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独创了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竞赛作品,根据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整合学科竞赛成果或进行相应拓展,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深度思考学科竞赛成果,探寻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科竞赛成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毕业设计时间不足以及选题落后的问题,还加强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以及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 此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利用solidworks三维仿真软件,对新型纺纱设备工作原理进行模拟仿真,并模拟其运动状态,也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再是一锤定音,更注重多元化评价,包括作业、实验、讨论、纱线设计与质量控制、专题小论文等,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核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微观视角看校企合作 “如果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宏观校企合作的话,那么一门课程与企业的合作就是微观校企合作,这远比宏观校企合作更难推进,非常考验这门课程教学团队与企业交流沟通以及配合的能力。”叶静说道。 据了解,“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团队不仅有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教师等师资力量,还引进了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专兼职教师,建设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执教,形成“共定课程内容、共同实施教学、共建课程资源”的教学方式。目前,河南第一纺织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雪月、技师常益龙,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邱万福,洛阳白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洪涛,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彦伟等都是该课程的企业兼职教师。
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的深度沟通合作,优化了“新型纺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将纺织企业产品研发项目改造为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并由企业教师主讲,缩短了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目前在30课时中,由企业教师主讲的现代纺纱新技术及案例教学为4学时;并且课程教学的全程都进行了视频录制,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发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课堂教学的合作是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合作是另一方面。中原工学院于2005年成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纺织实验教学中心,新型纺纱技术设备、工艺测试和纺纱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投资800多万元,且90%以上的测试仪器都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实验开出率达100%。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走入企业。 企业实习 目前,与该课程相关校外实践基地有10多家国内知名纺织企业,并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计划,其中纺织11级-13级卓越班的学生都会在第七学期进行四个月的企业实践,将课堂理论学习与企业应用实践无缝链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叶静说道:“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一位技术娴熟、生产经验丰富的师傅——常益龙,凭借多年的纺纱经验,与学生们的互动很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学生有佳绩,企业有效益 “新型纺纱技术”教学团队教改与科研成果丰硕,产学研深度合作,承担国家、省市、校级教科研课题30项,经费达到600万元;发表了教研论文7篇,编写出版了4版教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有效支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等项目也成功获批。 目前,该课程获得了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支持,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答疑、在线测试、学习讨论、互动共享等立体化服务,达到了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有效应用。在受到相关纺织院校关注的同时,很多专业教师也加入了其教学实施方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按照网络课程注册人数、浏览次数以及微博关注人数等数据统计,目前有超过4000人在关注该课程。 学生在第八届纱线设计大赛上获奖(左三) 课程教学改革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5届,共计10个班,约300位学生受益,同时也被武汉纺织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相关纺织院校借鉴,达到了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功效。2011年~2015年,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分别参加全国纱线大赛、全国“红绿蓝”面料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或创业大赛等,获奖数量不断攀升。并且,学生参与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申请了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开发了缎彩纱系列产品,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纺织12级卓越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 除此之外,得益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企业的效益也提升了。例如,郑州第一纺织有限公司的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研发的“多组分紧密赛络纺缎彩包芯纱”不仅使学生在2015年全国纱线大赛中赢得二等奖,也被企业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多数纺织企业都面临着人才年龄断层的问题,与我们合作的企业都想把学生们留在自己的企业,这是对学生们能力的充分肯定。我一直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每每听到来自企业对他们的称赞,我都非常高兴,就好像自己的孩子获奖了一样。”叶静骄傲地说道。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