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十四五”集群|常来常熟!看这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何创造辉煌 |
本刊记者-郭春花 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
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
策划:《纺织服装周刊》
协办: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
开栏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确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新定位,其中,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将是最重要的载体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2022年,中国纺联将开展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第五次复查工作。为更好地配合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做好第五次试点复查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特别策划了《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将深入此次复查的系列产业集群,从“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区域品牌”“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渠道变革”等多个维度,反映集群新面貌、新动向,探讨如何更好地赋能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逐梦“十四五”新征程。
拥有5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35个专业交易市场,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全产业链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专业市场流通优势,既有波司登、常熟服装城等“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又有日禾戎美“小而美”的“互联网+”新生力量活跃市场,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非常突出……
这样的景象正是江苏三大千亿级纺织服装基地之一——常熟当今的发展状态。经过多年发展,常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集群基地,拥有“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羊绒制品名城”等称号。特别是在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其共建“世界级秋冬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更加体现了常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的特色和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高晓东
常熟市纺织服装协会会长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随着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广泛渗透,纺织服装行业的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如渠道、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拥有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常熟,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常熟市纺织服装协会会长、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晓东,深度回顾近几年来常熟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轨迹,了解其前行道路上积累的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设计先行,让传统行业“活”起来
近年来,在服装产业大变革的浪潮中,作为一个传统服装产业发展基地,常熟服装产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高端资源整体欠缺,品牌营销、原创设计严重“缺位”,同质竞争、走量思维占据“主导”的弊端逐渐显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常熟人早早意识到创意设计人才和资源是常熟纺织服装产业明显的短板。因此,在设计环节上强化发力,成为常熟发展纺织服装的重点举措。总体来看,近几年常熟主要是通过‘引’和‘育’两项举措来强化设计。”高晓东介绍。
首先是“引”,通过引进外界的设计资源来补充。常熟重点通过引进外界的设计资源来补充,如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长久合作交流机制、与周边大学(常熟理工、东华大学)合作办学、完善设计师人才引进策略来吸引外界的设计团队与人才进驻。
常熟服装城
而在2019年5月,“引”这项工作迎来了阶段性突破:常熟服装城和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签署两地时尚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协议的签订,对于常熟来讲不仅能更好发挥自身供应链、服务、营销等特长,还能充分利用上海设计人才、时尚资源以及浙江电商资源的优势,双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其次是“育”,扶持一些有潜力的设计团队、原创设计品牌,培育繁星业态,更好地与现有产业体系对接。
常熟大力支持设计师集成店、工作室、showroom的设立,通过让设计师作品与服装城大量的线下商铺直接对接,更有效提升本地企业商户产品的时尚度。这些繁星业态虽然规模小、分布散,但总体上代表着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未来成为推动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和工艺创新的主要力量。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家独立设计师品牌进驻云裳小镇的江南时尚创意产业园。
常熟服装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常熟女装产业多以“做订单”模式为主,聚焦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高的时尚产品不多。常熟人也看到了这个契机,在不久前由市纺织服装协会召集的座谈会上,企业家们达成共识——除了要发挥好常熟秋冬男装优势,打造“世界级秋冬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还应做好做精小众领域,在常熟女装领域建立一个汇聚常熟女装品牌、女装设计师品牌、潮流女装兼具展示、批发、零售等功能的集聚空间,推进全市女装企业的发展。
2020年,常熟服装城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聚道独立设计师平台合作,成立常熟聚道中心,以高端女装原创设计为核心,借助聚道的设计师资源及全案营销能力服务于常熟本地服装产业。与此同时,常熟部分传统纺织服装企业也开始积极转型,更加注重原创设计,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
常熟服装城
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消费形态、市场需求等变化,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库存压力大、需求多变难匹配等诸多发展难题,“以销定产”、“小单快反”行业背景下,集群产业链也亟需数据智能的数字化手段进行变革,帮助集群众多服装制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转型数字化,共同打造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近年来,常熟纺织服装产业以品牌化、高端化、定制化为主要方向,通过龙头引领、政府引导、生态引育和服务引进,将智改数转作为产业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产业二次腾飞。
波司登集团总部园区
高晓东介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常熟领军企业,波司登率先独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了行业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中央智能配送中心,搭建羽绒服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成熟的现代服装制造体系。通过服装智能制造GiMS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入库到自动裁剪、零件缝制、自动充绒、吊挂组装、自动分拣到出厂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和决策,成为行业“智改数转”的标杆。
波司登后整车间
202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日禾戎美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了网红、模特和工厂三个独立的概念,坚持单品牌多品类的运营模式,营收规模稳步增长,对集群新兴电商企业发展具有较大引领推动作用,成为常熟纺织服装行业的代表性名片之一。
截至目前,已有超300家企业参与智改数转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65亿元,建成了一批智能产线、智能车间,诞生了一批物料追踪、订单管理、现场可视、视觉检测、工资计件等创新应用场景,在降本增效、数智赋能、示范引领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产业数字化服务企业正在常熟集聚,并积极对接国内纺织服装领域知名数字化服务企业,切入产业链各环节,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常熟服装城与全国领先的服装柔性生产、柔性供应链服务平台——飞榴科技强强联合,着力培育常熟服装城“先改先试企业牵引、头部标杆企业示范、观望等待企业跟进”的数字化转型梯队。致力于服装成衣供应链协同赋能平台及服装产业数字化协同与数字化决策的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衫数科技将总部搬迁落户至常熟,将逐步完善区域“线上协同+线下展厅+网仓履约”的一体化交易生态,以建设B2B交易中心为契机构建常熟服装产业“大脑”,以产业大数据提升供应链效率,搭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一体化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应链和渠道的互补。
波司登AGV仓储机器人“货到人”拣选 李伟林/摄
飞榴科技和衫数科技的落户,将推动常熟服装城建设成为辐射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纺织服装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
升级印染产业,一体化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除了重视设计、智转数改外,为有效支撑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提升需求,常熟提出了淘汰退出一批印染行业低端低效落后产能,加快解决印染行业安全环保等问题的方案。
2021年,《常熟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出台,标志着常熟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完成顶层设计,步入落地轨道。高晓东介绍,接下来,常熟将实施“1234568”工程,即围绕印染行(企)业高质量发展“1个目标”,坚持严格准入标准、提高产出水平,降低和消除安全、消防、环保隐患“2大主线”,推动提升对常熟纺织服装支柱产业的关键支撑能力、提升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3大提升”,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政策链“4链融合协同”,实现整体技术水平、龙头企业数、地方配套能力、平均利润率、亩均税收“5个增长”以及印染点位减少、印染分布区域减少、印染企业数量减少、印染占地面积减少、印染主要污染物氮磷排放量减少、对外环境影响减轻“6个减少”,最终形成产业布局集聚化、产品质量高档化、产业技术先进化、产业链条完整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污染减排约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流域治理目标化“8个高质量发展”的纺织印染精品产业基地,打造“绿色高质、专精特新、协同示范、衣被天下”的常熟印染3.0升级版。
此外,常熟还将着力优化印染行业空间布局,打造“6+4”总体空间布局,即常熟高新区、海虞镇、梅李镇等6个拓展集聚区,董浜镇、尚湖镇等4个整合提升区(点)。同时,大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培育一批龙头型引领企业,做精做优一批高附加值特色印染产品,引进一批绿色环保、智能制造先进技术,重点打造国家级一体化纺织印染精品产业集群。
紧抓“新风口”,打造时尚新名片和新增长极
随着新零售变革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常熟纺织服装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对此,高晓东介绍,常熟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服务、营销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在智能制造、品牌培育、时尚设计、数字化变革、产业生态等领域发力升级,积极融入长三角时尚产业的发展浪潮,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创新,打造新时代常熟城市的时尚名片和新增长极。具体来说,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智慧集群建设。5G移动互联技术和设施优势与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相结合,常熟将有力支持集群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协同高效、多维创新的发展新空间。
二是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以产业集群空间分布为基础,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会展商贸、教育培训等服务功能。整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各方形成协作共同提升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能力,助力集群中小企业整体提升发展。
三是创新融资平台建设。协调政、企及金融资源,搭建有效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研究产业创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