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实现梦想的天桥”!2024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启幕 |
热力五月,青春正燃。时值2024毕业季,5月19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广州国际轻纺城共同创办,凯华公益·真爱梦想专项基金全程支持的2024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在广州国际轻纺城盛大启幕。
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以“实现梦想的天桥”为主题,核聚28所广东服装专业院校的新生设计力量,在5月19日至30日的12天的活动日程中,聚焦高等院校对于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探索,通过举办院校毕业设计展演、指定面料团体创意设计大赛、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对接交流会等33场主题活动,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磁吸并输送超过20,000名青年设计人才。活动搭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平台,不仅增进了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全面展示了广东服装教育成果,也为助力年轻时尚力的成长成才,推动服装设计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贡献了广东力量。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始于2006年的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是国内首创、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门为广东省内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子打造的大型公益性时尚发布及交流平台。十九年以来,大学生时装周以人才培育为突破口,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人才交流、产学研用深度实践、供需对接的重要平台与桥梁,同时也极大推动着行业时尚设计、时尚教育、时尚制造、时尚消费等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拓展,为探索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落地生根的青春土壤。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当代中国的青年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正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正无比光明。让我们一起奔赴2024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追梦天桥,一起享受这个年度青春时尚盛会!
锐意求“新”
打造莘莘学子筑梦场
历经沉淀,“实现梦想的天桥”迎来青春创意新纪元。00后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作为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场秀,学子们对大学生时装周这一舞台充满憧憬与向往。他们以面辅料为笔,勾勒服装的无限创意星空,为青春与梦想挥洒热汗,彰显了当代广东时尚最新锐、最鲜活的蓬勃力量。无论是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新中式”风格,还是采用高科技面料进行大胆创作的前卫设计,亦或是专注于环保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创作以及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界限的“数字发布秀”,本届大学生时装周无一不涵盖。强大的阵容、精致的服饰、丰富的展现形式,都为这场展示教学成果的时尚秀增添了非凡的热烈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时尚大计的根本是时尚教育,而时尚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与行业、市场紧密接轨的实用型人才。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通过选拔广东省服装时尚高校中坚群体,用数十场风格各异、精彩绝伦的毕业作品展演,展示新生代人才的优秀设计作品,既检验教育的质量,展示教学相长的成果,也检验市场的接受度,致力于通过设计与商业的结合,全面促进时尚教育与行业实践的双向奔赴,提升人才培育之“质”,为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培育的优秀范本。
双“赛”并举
多重维度审视设计价值与商业前景
作为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重头戏,“广州国际轻纺城杯”指定面料团体创意设计大赛在开幕式上隆重亮相。金玺绸业、元邦丝绒、春晖纺织、伍叶纺织、永隆世家·鸿虹纺织品、型格、穗成行、RED LABEL红标签等8家广州国际轻纺城优质纺织品牌,作为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的官方指定面料供应商,分别与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纺织服装分校、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入围参赛的院校组成8大战队,为院校设计团队提供最新最优最强的高品质流行面料产品,帮助参赛选手完成令人惊喜的参赛作品,还在市场价值、创意展现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意见和强大助力。
凯华集团副总裁毛国伟为本届指定面料供应商颁发牌匾
担纲本次大赛的评委阵容由来自时尚产业的大咖天团组成,以多重维度审视设计价值与商业前景。其中,评判长由中国服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刘洋担任,评委团由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曼诺·比菲&电影时装品牌主理人兼首席设计师林子琪,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GGAholiday品牌董事长兼设计总监朱珍斐,路卡集团开发总监、莱克代尔品牌联合创始人张廷,广州广播电视台《时装荟萃》负责人陈晖共同组成。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穗成行战队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创作团队作品《青丝素影》获得最具市场价值奖;伍叶纺织战队的广东理工学院创作团队作品《鳞影照乾坤》获得最佳面料运用奖;型格战队的广东白云学院创作团队作品《型格·秩序》获得最佳舞台效果奖;春晖纺织战队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创作团队作品《静坐山间》获得最佳工艺制作奖;金玺绸业战队的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创作团队作品《画丹纸意》获得最具时尚风潮奖。
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伟为获奖团队颁奖
最具市场价值奖:穗成行战队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作品《青丝素影》
成员:李彦姣、赖俊杰、吴伟良、徐梦婷、赵心怡
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苏小健为获奖团队颁奖
最佳面料运用奖:伍叶纺织战队
广东理工学院作品《鳞影照乾坤》
成员:伍秋裕、吴时雨、谢思和、梁芷瑜、张钦雯
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李小燕为获奖团队颁奖
最佳舞台效果奖:型格战队
广东白云学院作品《型格·秩序》
成员:刘湖滨、林子耘、杨晨曦、洪栩鑫、杨宏明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为获奖团队颁奖
最佳工艺制作奖:春晖纺织战队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作品《静坐山间》
成员:赵锐、胡明欣、何晓谊、莫霏、任虹
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会长、凯华集团副总裁黄瑛为获奖团队颁奖
最具时尚风潮奖:金玺绸业战队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作品《画丹纸意》
成员:沈丽莉、杜怡静、江亚平、郭春燕、吴培琪
“广州国际轻纺城杯”指定面料团体创意设计大赛的持续举办,不仅让更多优质面料从幕后走向台前,更进一步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时尚创意与纺织服装产业的协同创新。与此同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中大纺织商圈为核心据点,广州市海珠区在持续做强擦亮“中国纺织时尚名城”这一金字招牌的同时,也将集中资源把商圈打造成为立足海珠、服务广州、根植湾区、放眼全球的数字创意设计中心、科技面料研发基地、潮流趋势发布基地、品牌孵化总部基地、数字贸易枢纽地等。继往开来,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也将乘势持续洞悉潮流新风向,着重聚焦展示与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产业元素,用创新实力为时尚设计注入新内涵,不断吹响产业迭代升级的新号角。
此外,2024“广州国际轻纺城杯”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也将在之后的日程中压轴登场。由26所非首次参与大学生时装周的院校历经院校选拔、展演、评审,经过复赛筛选突围的巅峰之作将在实现梦想的天桥上角逐,全面展现设计新青年的鲜活创意和青春风采,看点十足,敬请期待!
两“会”互融
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链接
除了两大赛事,聚焦产业供应链对接和新质人才培养的两大会议也将从不同的角度带给院校师生和企业代表更多启示。
开幕首日,2024广东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对接交流会率先举行,众多行业精英,包括知名服装企业代表、杰出设计师以及优质面辅料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产业协作、资源共享和互补,打造以科技、文化、绿色为特征的纺织服装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纺织与服装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探寻新的时代道路和革新实践。
此外,青春逐梦,金顶引航——广东服装设计新质人才培养交流会等活动则将集结金顶奖设计师、院校专业教师等超强阵容,通过多方激辩,激发学子的创新潜能,推动院校人才教育的不断优化与提升,为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凝聚创新动能,构建“产业+人才”的双链融合机制构筑人才基石。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完善的产业供应链布局与雄厚的产业实力决定了人才的去留,供应链对接交流、新质人才培养系列活动的举办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再次凸显平台效应,不仅促进了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还使得人才优势得以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能。通过这样的集聚和互动,大学生时装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产业的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慧支持。
商圈向上
浇灌时尚产业未来新荣光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国家级纺织品交易枢纽、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纺织面辅料交易基地,经过多年发展,中大纺织商圈已转型升级为集时尚设计、时尚发布、直播电商、面料研发等新兴业态于一体的时尚前沿,而作为商圈龙头的广州国际轻纺城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授予了全国首个“中国纺织时尚中心”称号。随着“新质生产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尚产业专属特区,是中大纺织商圈亟待提交的一份新时代答卷。
海珠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大纺织商圈的影响力,建设中大国际纺织时尚中心,并聚焦面料研发等高附加值产业,做强面料展贸等传统优势产业,做精服装定制等都市工业,做优潮流发布、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海珠区继获得‘中国纺织时尚名城’称号后,去年12月广州国际轻纺城又喜获全国首个‘中国纺织时尚中心’称号殊荣,这是对广州国际轻纺城的肯定,也是对中大纺织商圈时尚产业发展的肯定。”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翀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革故鼎新,方可永续。在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舞台上,我们即将见证一批批才华横溢、满怀炽热的新生代设计师挺立时代潮头,用最新、最潮的设计创想撬动新质生产力引擎,共同肩负起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与担当。 |
相关文章 |